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就醫體驗不佳 “醫旅合作”不暢
58歲的俄羅斯人瑪爾·葛麗達,已四次來中國旅游調養風濕病。“一些俄羅斯人認可中醫,希望可以享受治病旅游一條龍。”
“大老遠花錢是來享受,不想挨擠受罪。”看著擁擠的醫院候診大廳,瑪爾·葛麗達皺起眉頭,“醫療旅游不是治急病,舒適放松的就醫體驗很重要。”
“國外非常普遍的預約掛號就診,在中國難以實現。”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外事病房主任高天舒坦言,國內醫院大多沒有外籍人士的綠色通道,就醫私密性難以保障。“外籍人士的食宿問題,醫院也無力解決。”
沒有直達的飛機和高鐵,俄羅斯人噶莉娜從符拉迪沃斯托克過了關口后,從綏芬河坐17個小時的綠皮火車才到目的地。“路上太辛苦,還沒到醫院就累趴下了。醫院為什么不和旅行社聯系包機呢?”
“醫旅合作不暢,是制約醫療旅游發展的原因。”沈陽某旅行社負責人張女士說,醫院沒有市場化運作,工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這塊市場不穩定,盈利不確定性強,是一塊難啃的雞肋。”
在已開展醫療旅游的機構,醫生大多身兼診療、翻譯、地陪“數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指出,跨領域人才缺乏限制了中醫藥旅游產品營銷渠道,制約產品的專業化、細分化設計。
產業前景無限 國內市場低迷混亂
中國赴韓醫療旅游2012年達到3.25萬人次,數量居世界首位。中韓醫療服務貿易產業資深專家崔昌煥介紹,36.5%的赴韓醫療旅游顧客接受醫學整形美容類手術,“僅玻尿酸注射等微創整形,每個項目都要花幾千元至幾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去瑞士注射羊胎素、活細胞抗衰老等項目,在“有錢人”圈子里很流行。沈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表示,每次耗費從30萬至100多萬人民幣不等,“隨便打幾針一棟房子就沒了。”
“大量客戶資源流向國外,海外游客卻難引進來。”高天舒坦言,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每年接待的境外醫療旅游團隊不過百人。而遼寧省最大的涉外醫療旅游機構鞍山湯崗子醫院俄籍游客占比95%以上,境外客源難以拓寬。
已開發的醫療旅游市場中,違規行醫亂象多發。例如東北地區某個縣級市有100多家“療養診所”,診療水平參差不齊。“一些診所號稱擁有專業中醫人才,實際只是受過短期培訓的臨時工,不乏超范圍行醫、無營業執照行醫等違法違規行為。”遼寧省中俄合作協會副秘書長高嵩說。
遼寧省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政府沒有專設監管部門”,通常是出現事故后“沾上誰的攤子誰管”。
整合資源 規劃先行
“國內醫療旅游業處于剛起步階段,市場規整度低,挑戰與機遇并存,亟待政府監管。”中華國際醫療旅游協會會長賈笑芳建議,制定政府參與主導的戰略規劃,設立國際醫療旅游服務貿易示范區,“以點帶面”拉動行業整體發展。“同時明確監管職責,形成正規產業鏈條。”
劉思敏指出,宜加強對懂醫療和旅游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開辟針對醫療旅游的休養就醫場所,并成立旅游聯合體或行業協會,監督、保障產品質量,形成良好的業內口碑。
“中醫藥旅游是無污染、低能耗、高產出的吸金項目。建議發揚中醫藥在‘治未病’、慢性病調養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將中醫藥旅游和醫療休閑、醫療養老結合,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扶持。”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侯勝田說。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