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記者陳靜
到異國去接受別有特色醫療保健的同時,又能體驗休閑度假的愉悅……在世界多個地方,國際醫療旅游越來越為人們接受。在中國,海南、上海等省市的醫療機構亦嘗試發展國際醫療旅游產業,且各有千秋。
當前,中國的國際醫療旅游產業依然處于“零起點”階段,相關政府部門以及醫療機構已開始聯合探求國際醫療旅游產業發展的可推廣模式。
中國國際醫療旅游聯盟工作推進會暨清華大學中國國際醫療旅游課題研究15日在上海開題。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旅游部門專業人士以及相關省市代表醫院專家聚首申城探討中國醫療旅游的準入資質、運營流程、評價體系與監管體系等相關產業政策,以期從源頭上規范行業發展,參與國際競爭。
據了解,全球醫療旅游的游客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增長至2012年的400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醫療旅游作為高產出的旅游項目進行扶持。在亞洲,醫療旅游成為成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包括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和臺灣地區等地相關產業發展位居世界前列。
1996年,作為海南醫療機構負責人的劉庭芳在中國大陸首度提出醫療健康旅游概念。2010年6月,上海推出中國首家醫療旅游行業門戶——上海市醫療旅游產品開發和推廣平臺。據了解,上海醫療旅游項目包括心臟搭橋手術、質子刀治療、咖瑪刀治療、干細胞治療等西醫手術治療以及中醫等。實際上,每年專程來上海進行醫療旅游的病患僅千余人。
在15日的推進會上,位于國際金融區的上海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告訴中新網記者,雖然到2013年底,每年到該院就診的外籍病患人數已達5萬人次,但截至目前,專程飛到東方醫院或上海其他醫院進行開胸手術的外籍病人并不多;而在印度,冠脈搭橋、心臟膜瓣更換等手術已被作為主打醫療旅游產品向歐美推介。僅2012年,印度醫療旅游年收入就達近20億美元。
這位上海市醫療旅游產品開發和推廣平臺發起人說,中印之間行業差距反襯出中國發展醫療旅游的迫切性。他認為,不同國家之間的醫療旅游也是民間外交的有效方式。這位醫療機構負責人同時表示,大型國有公立醫院應率先推出服務產品。
中國發展國際醫療旅游產業,如何在正成為全球“國際醫療旅游中心”的亞洲脫穎而出,怎樣從國際醫療旅游發展領先國家處“分得一杯羹”?當日,已是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負責人的劉庭芳公開相關課題研究時說,醫療旅游成本低廉、旅游資源豐富、醫療技術水平較高等都是中國的優勢所在。他特別推崇中醫在疾病預防、養生康復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治療領域的獨特功效,并力主創建中醫保健國際醫療旅游品牌,吸引國外旅游者的目光。
據介紹,劉庭芳課題組的研究旨在初步構建中國開展國際醫療旅游的實踐模式。這位專家指出,醫療旅游尚未引起足夠關注,醫療機構觀念落后,服務水平有待提高;醫療機構國際認證滯后;醫療旅游管理不規范,缺乏相關法令和政策等都是中國發展旅游醫療產業亟需突破的“瓶頸”。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