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在孟津縣小浪底鎮劉莊村,有村民私自在鄉村公路上攔路設卡,收取車輛過路費,而且此行為已存在10余年之久。昨日,大河報記者趕往劉莊村走訪調查,劉莊村村委會相關負責人稱,攔路收費屬村民的個人行為,村委會多次從中協商,但效果甚微。小浪底景區管理處表示,接到舉報會讓村民退還過路費,但封路不切實際。
現場 |村民攔路收錢,一條村道設仨“收費站”
昨日11時許,記者驅車來到孟津縣小浪底鎮劉莊村。剛到村口,就看到4個老太太坐在路邊,其中一個穿紅衣服老太太手上攥著一根綁在路對面電線桿上的繩子,在離此不遠處,還有同樣用繩子擋住去路的老大爺。見有車來,他們立馬起來,將繩子拉得直繃繃的。“這是我們集資修的路,交幾塊錢就讓你們過。”紅衣老太說。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記者給了他們6塊錢,才得以通過面前的“兩道關”。
“前面不會再收費了吧?”老太太們承諾說肯定沒有了,但記者剛開走不到10分鐘,就被13個村民組成的“人墻”攔住了去路。“去小浪底的吧?四個人交50元過路費。”其中一村民告訴記者,前面收錢的老人是亂收費。“想進景區要么去大門補票,要么交過路費。”該男子稱,因景區占用了他們的耕地,但給予的補償太少,他們才攔路收錢的。“從這條村道進入景區后,不再收其他費用。”
交談中,這些村民透露,他們已經在這里收費10多年了。記者以拒絕給過路費為由準備離開,其中一村民趕忙說:“就40塊行不?”隨后,記者從景區南門進入小浪底景區發現,如果沒有購買門票,里面很多核心景區還需補票,并且價格和通票一樣,均為60元。
村委會|屬村民個人行為,多次處理但效果甚微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劉莊村村委會,提到村民攔路收費一事,村主任宋須直言,這個事情確實存在,但都是一些村民的個人行為,村里邊也出面協調處理過,但仍不斷有村民攔路收費,他們也很無奈。“他們攔路收費,是因為修建小浪底工程時占用了他們的耕地,而政府賠付標準不能滿足他們現在的要求所致。”宋須說,這些年村委會也下了很多功夫,多次進行過治理,但收效甚微。
劉莊村副支書謝占雷也提到,村民攔路收費的另一原因是村道直通小浪底景區,一些野導游會帶著外地的游客繞路,向攔路村民繳納過路費后進入景區。“看到有錢可賺,其他村民就效仿,最近路上的收費點已有五六個了。”謝占雷說。
隨后,記者致電孟津縣小浪底鎮政府,辦公室一工作人員稱,他不了解情況,將此事匯報給領導后再與記者聯系,但截至發稿前,記者未接到任何答復。
景區管理處|讓村民退還過路費因此事封路不現實
據了解,小浪底景區是小浪底建設管理局、洛陽市政府、濟源市政府聯合管理。“我們主要是負責景區內大壩的管理,對于收過路費,應由當地政府負責。”小浪底建設管理局黨群工作處責任人表示。
孟津縣旅游局執法組工作人員表示,對村民攔路收費一事,他們也多次進行治理,但一直治理不好。對于這條路為何能進入景區?該工作人員稱,這是小浪底建設管理局規劃的,“因為里面有反恐措施,不能距離大門太近,設計上是有要求的。”
對此,隸屬于孟津縣旅游局的小浪底景區管理處負責執法工作的崔主任說,他們也經常接到游客對村民攔路收費的舉報,執法人員趕到現場也只能要求村民將錢退還。“但作為游客,也不該抱有僥幸心理,應通過正規渠道買票。”
那么,能否將劉莊村通往小浪底景區的道路封閉呢?崔主任表示,這樣做不切實際。“封路會造成村民出行不便,而且這條路還通往‘引黃入洛’工程,市水利局的工作人員經常會從這里過。”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