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山寨建筑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頻繁出現在于全國不少城市中,浙江杭州的山寨版埃菲爾鐵塔;河北石家莊的獅身人面像;天津的仿意大利風格建筑群以及不少地方的山寨比薩斜塔、悉尼歌劇院等建筑……頻繁出現在中國的山寨外國建筑,甚至引起了外國人的關注。去年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網站嘲諷中國山寨建筑“一下午逛遍巴黎威尼斯”。
對于這種情況,一些商家表示,建設這樣的建筑是為了博人眼球,吸引人們的關注。而據一些媒體調查,其結果并不顯著,大多數人對于這些山寨建筑,也大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那么,為何一些地方或企業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引人注意,筆者認為,頻繁出現這種“山寨”的外國建筑的背后,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缺乏認同感和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開始“拆舊立新”,努力將自己建成現代化的大都市,因此,大體量、超高層的新特建筑形式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北京再難看到傳統胡同和四合院的景觀;上海傳統的石庫門建筑正在減少;徽派建筑、客家建筑以及散落在各個城市中的古城建筑正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鋼筋水泥般的現代化大廈。
中國傳統的建筑樣式種類繁多,南北差異明顯。一個城市的建筑不僅與當地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也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更是中國傳統建筑的延續和傳承。原本是代表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建筑群,如今卻被拆的七零八落,從而導致了目前全國幾乎“千城一面”的狀態。而在造成這種“千城一面”的現象后,一些地方政府或是企業又為了博人眼球,開始“復制”國外建筑,以此希望區別于其他城市,從而更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這就造成一些城市“半中半洋”,甚至“不倫不類”。
一些企業認為國外的就是最好的,人們看慣了中國建筑,對于國外形形色色的建筑必定抱有好奇心和新奇感,建設一座這樣的建筑必定可以為自己帶來收益。當然,“有市場是因為有需求”,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些普通民眾的確也抱有一種“崇洋媚外”的思想,認為國外建筑造型優于國內建筑,相比于那些傳統的中國古建筑來說,國外建筑顯得更為現代化,也更為時尚。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這一座座看似“雷人”的山寨建筑才有了立足的土壤。
所以說,比起“山寨建筑”,更嚴重的則是文化上的“山寨”。拋棄中國傳統的文化精髓而盲目追隨不同文化體系的西式建筑體系,是一種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自信以及認同感的心理表現。在這方面,不僅需要社會推動傳統中國文化的普及,更需要各個地方政府能夠依據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及文化底蘊來建設城市,更多的保留各地傳統建筑,避免“千城一面”的現象。繼承傳統,發揚特色,才能最大化的遏制這種因浮躁心理以及認同感缺乏而引發的種種“山寨”事件。(叢芳瑤)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