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同一天,興化缸顧千垛菜花風景區,人山人海。“清明小長假,每天都要接待數萬名游客,主要來自上海、北京、遼寧、山東以及蘇南等地。不光是外地游客,一些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從網上看到菜花節搞得這么好,也帶著同事朋友一起趕回家看菜花。”缸顧鄉鄉長范小娟說。
和在家門口看賽狗、看菜花、看會船不一樣的是,老家徐州農村的劉平到南京轉了兩天。“中山陵、夫子廟、梅花山,都去看了。”他說。手里有錢的農民,現在也愿意到大城市看看。等一段時間,他還準備到杭州去玩兩天。
記者在南京、揚州、南通、徐州、泰州等地風景區發現,游客中不時閃現著農民快樂的笑臉。“農閑時節,與城里人一樣,農民也開始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南京中央路的江蘇五方國旅趙建蘭說。
“農民旅游,是建立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滿足之后,更高層次的一種享受型消費活動。一方面說明他們的生活水平較以往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消費觀念的轉變。”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景區教研室主任顧至欣說,這說明在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農民的生活條件、社會保障與城市接軌,思想觀念在向城市看齊,農村與城市的差距在逐步縮小。尤其是年輕一代農民和新生代農民工,他們接受的現代信息很多,思想觀念和城市人差距并不太大。
揚州大學就“如何正確開發利用農村生態環境發展特色旅游項目”、“日常消費情況”等進行調查,盱眙、射陽、沛縣、高郵、揚中、姜堰六城市800多名農民參與。結果顯示,有38%的被調查者表示,有了錢首先要去各地大風景區“旅旅游”,長長見識。以往農村信息相對閉塞,旅行社的宣傳活動也主要針對城市居民。現在電視和網絡在農民中越來越普及,旅游資訊的傳播已經突破農村與城市的壁壘。
農民出游是件好事,但真正走出去的農民還不是很多,因為對城市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搭乘公共汽車,也舍不得坐出租車,嫌住宿太貴……“我們農民外出旅游,人生地不熟,會花很多冤枉錢。”在南京梅花山,老家安徽的劉定一說。一些線路中,很多景點要想進去觀看,要另外收費。這樣就多了很多計劃外的支出,而且住宿的標準過高。
出現這一系列“麻煩”,只因為旅游產品在內容、價格和網絡三大方面很難與農民旅游的需求相結合。目前,旅游市場來說,專門針對農民推出的旅游產品很少。只有浙江橫店有一個農民旅游節,其他地方,包括江蘇的景區,均沒有針對性較強的旅游產品。泰州農民陳寶貴無奈地說,現在旅行社只是把人往深山老林里帶,盯住收益高的出境游等旅游產品,但鄉里人出門就是想到大城市看個熱鬧,順便買些在農村買不到的稀罕用品,可這樣的旅游,根本沒人辦。
“對于旅游業來說,農民及農民工旅游是一塊有待開發的龐大市場。”顧至欣說。農民及農民工旅游的特點:一是對旅游產品價格很敏感;二是從整體上來講,他們的文化水平偏低;三是從眾心理很強,他們選擇的都是熱門的景點;四是時間上主要選擇在冬天或其他錯開農忙的時間。因此,隨著農民旅游群體的增多,旅游景區要注意在導游講解話語、歷史文化介紹上,以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便于他們接受。
“大力開發農村旅游市場,對旅游業和農民而言,其實是一個‘雙贏’的策略。”泰州市旅游局副局長申強說。相對城里人來說,組織農民旅游可能會更麻煩一些,利潤也會低一些。但隨著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推進,大批農民就地轉為“市民”,市場潛力很大。同時,農民旅游又正好處于旅游淡季,無論旅游線路的安排,還是飯店、賓館接待,都有所保證。這不但能滿足農民出游的愿望,還會增加旅游收入,拉動消費市場。如今,已經有不少旅行社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包車、門票、吃飯等費用都比旺季便宜不少。記者趙曉勇 李先昭 陳月飛 吳瓊 付奇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
0